來源:本站 時間:2020-11-25 10:08:07
高河能源緊扣山西省和潞安化工集團戰略布局,緊跟時代發展脈搏,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行進在建成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智能化低碳化綠色化千萬噸礦井的征程上。11月17日,記者走基層一行走進高河能源公司,近距離感受不同凡響的高河力量。
乏風氧化項目成績斐然
高河能源乏風氧化發電項目是國內首家、全球裝機容量規模最大的乏風氧化井口發電項目,是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科研成果之一,該項目在煤礦乏風處理規模、煤礦類環保項目減排量等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截至目前,已安全平穩運行超過7000小時。秉承綠色開采、生態保護發展理念,高河能源于2015年建成投運乏風氧化利用發電項目,讓“乏風”在低于燃點的情況,產生熱能發電,填補了我國極低濃度煤層氣資源利用和大規模碳減排項目的空白。為持續優化該項目,高河能源公司與億揚能源密切合作,于2015年對摻混后乏風進行脫水技術改造,減少了氧化過程熱損耗;2016年至2017年進行鮑村風井低濃度瓦斯輸送利用技術改造,解決了乏風發電氣源不足問題;2018年繼續挖掘項目余熱利用潛力,通過利用RTO裝置高溫尾氣成功替代高河能源職工洗澡熱水鍋爐,滿足高河能源的生活熱水需求。
該項目自建成投運以來,先后獲得2016年度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度煤礦瓦斯治理最佳實踐企業,2017年度中國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9年12月確定為山西省煤礦瓦斯綜合利用試點示范項目。2020年,高河能源和浙江億揚公司共同申報的“煤礦超低濃度甲烷熱電聯供工程化技術及示范應用”項目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文/圖 李開達)
鍵盤奏出智慧曲
在高河能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的監控大屏幕上,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全國首個智慧礦山操作系統MOS智能管控平臺,躍然屏上。這一系統不僅能實時動態展示礦井采煤、運輸、提升等主要生產流程的運行狀態,還能看到井下主要工作地點的環境參數、關鍵設備運行狀態和各類參數,有效整合了“人、車、物、井下環境”的精準感知,通過移動、固定設備的遠程精準控制,實現了煤礦井下作業基礎數據實時監測、信息決策協同共享、業務流程全面管控、應急救援報警聯動的“一張圖”融合系統建設。
在現有信息化、生產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以地下北斗系統“精準時空定位”為切入點,高河能源建成了調度指揮中心實時監測以井下作業人員、時間、空間和關鍵設備為核心的礦井精準定位安全管理系統,將工作現場通過 “數據+視頻”再現,實現了厘米級的精準定位跟蹤和有效預警。系統還能對人員、車輛的歷史路線進行管理,地面調度可與井下作業進行信息交互,所有功能都可通過“按鍵”實現,使高河能源成為實現地下北斗精準定位地理信息智能化控制應用的千萬噸井工礦井。
(文/圖 魏杰)
高河人的幸福生活
11月下旬的清晨透著幾分寒意,絡繹不絕的車輛駛入高河停車場,讓記者羨慕的是,每輛車都能很快找到停車位。高河能源停車場面積達65000平方米,可同時停放2000余輛機動車、800輛摩托車、800輛電動車、600輛自行車,并引進6套進出口智能道閘系統規范管理,進一步規劃交通標線,劃分A、B、C、D和臨時辦業務車輛停放區域,方便了員工下班后能精準找到車輛停放位置。
民以食為天。升井后,員工們陸陸續續刷卡進入井口餐廳,井口餐廳由原先的470平方米擴建為850平方米,一改往日排隊現象,員工無需等候就能就餐。就餐模式為半自助式,有餐前時令水果、開胃果汁,均衡搭配3種湯食、4種菜品、5種主食,而且餐食利用24小時循環蒸汽保溫系統存儲,最大程度保障了菜品新鮮和營養不流失。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高河員工以前常吐槽購物不便利,該公司黨政得知后,與博源便利超市談妥入駐事宜,并把每月15日、28日定為特價日,回饋廣大員工,緩解了員工的購物窘境,讓員工得到了實惠。
一系列惠民實事的實施,讓員工有了越來越足的獲得感,大家干事創業的勁頭空前高漲。
(文/圖 郭樹媛)
酒村風井暢通井下“呼吸”
高河能源現有中央回風井區、小莊回風井區和鮑村回風井井區3個分區7個井筒,4個進風井和3個回風井。隨著礦井開采工作面不斷推進,西四盤區通風主要由小莊風井負擔,因為通風距離遠、風阻大,嚴重制約著該盤區安全生產。為此,高河能源秉持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全力推進酒村風井建設。酒村風井建成后,將為整個礦井風量增加11000m3/min,可滿足礦井后續西四和東三盤區采掘銜接用風需求,并且可將小莊主扇的運行負壓由現在3900Pa降至1800Pa,降低小莊主扇高負壓運行的安全風險,保證主扇的安全運行。
作為高河能源礦井發展的一號工程、命脈工程,該項目的建成將為礦井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對緩解礦井通風壓力、保障礦井抽掘采有序銜接意義重大。
(文/圖 蓋宇)
以矸換煤 循環生“金”
從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到被確定為10個省級綠色開采試點項目之一,再到通過國家級成果鑒定,一直以來,高河能源百萬噸級膏體充填開采項目備受矚目。該項目于今年4月初進入試生產階段,截至目前,整體運行平穩有序,充填工業性試驗收效明顯。高河能源膏體充填開采項目設計產能100萬噸,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首例。該公司通過試行充填開采項目,將廢棄矸石加上粉煤灰、劣質土、城市固體垃圾等,在地面加工成類似牙膏狀高濃度漿體,并利用大型充填泵通過管道輸送到井下采空區加以填充,對該公司年產的130—165萬噸矸石能夠進行有效回收再利用,實現了 “矸石零排放”;通過把煤炭開采對巖層的破壞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對地下含水層和地表水形成了有效保護,確保了“水體零破壞”;通過對采空區形成充填體支護上覆巖層,有效保護了巖層“關鍵層”,確保了“地面零沉降”,實現了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的 “雙贏”。同時,能夠有效解決不搬遷村莊采煤的難題,提高礦井資源回收率,釋放“三下”壓煤資源,延長礦井服務年限。
試生產以來,為有效提升充填效率,高河能源建立了以“割煤—隔離—充填”為主線,將聯網、修巷、檢修等工序穿插到主線作業全過程進行“平行作業”的高效作業模式;在井上充填站,通過對地面存料倉進行科學調配,大大縮短了配料時間;在井下充填工作面,大膽采用“單體柱+板閉”的隔離方案,不斷優化“上下隔離”工藝,縮短隔離時間,保證隔離效果,隔離工序效率提升了55%。同時,根據生產實際進行合理增員,采取薪酬激勵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一系列的提效措施,將充填采煤循環周期由最初的10天一循環逐步改進到目前的2天一循環,產能大大提升。截止11月15日,首個充填工作面累計完成52個充填采煤循環,推進121米,充填采煤15.1萬噸,充填復用矸石量14萬噸。
(文/圖 李值宇)
創建“三零”單位 打造平安高河
高河能源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集團黨委關于“三零”單位創建工作的決策部署,努力做到問題不積累、矛盾不上交、走訪不上行,助力公司穩定發展。為確保“三零”單位創建工作在高河能源落實落地,該公司制定了 《特殊時期信訪應急處置預案》,通過健全風險隱患機制,分析研判、精準發現和應急處置體系,做到預警準確、報告及時、反應迅速,發現有苗頭性、傾向性、行動性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向領導報告預警、第一時間防范處置,就地化解矛盾,及時排除隱患,實現群體上訪100%預警。出臺《“三零”科隊(車間)創建實施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實現了“創建目標清晰、創建標準明確”,調動了員工群眾創建“三零”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最大限度地將矛盾隱患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基層,該公司加大落實處級領導干部定期接訪、重點約訪、專題接訪、帶案下訪、包案化解疑難信訪問題的“四訪一包”制度,保證每日均有一名副處級領導干部下基層開展下訪活動,并建立《領導干部下訪活動臺賬》和《領導干部下訪工作記錄臺賬》,讓員工群眾在基層黨支部反映訴求,解決問題。特殊時期,處級領導干部下基層次數達35次,領導批示解決各類信訪訴求10余次。同時該公司通過開辟信訪接待場所,健全公開透明的訴求表達和辦理方式,引導員工群眾以來信、董事長(書記)熱線、網上投訴等形式表達訴求,并想方設法多途徑解決員工提出的合理合法訴求。
高河能源堅持把 “三零”單位創建作為保安全、保穩定、促改革、促發展的重要抓手,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制度執行,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能效,為打造“三高一型”的高河能源創造了安全穩定的良好環境。
(文 趙一鳴 程曉玲)
責任編輯:郝佳麗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